利妥昔单抗为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与胸腺、脾脏、外周血和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上的CD20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B细胞溶解。利妥昔单抗于年获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我国于年批准上市。目前我国批准的适应症有:■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B、C和D亚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III-IV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与化疗联合使用;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DLBCL),应与标准CHOP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8个周期联合治疗。FDA批准的适应症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复发或难治性,低度恶性或滤泡型CD20阳性B细胞NHL单药治疗;之前未接受过治疗的滤泡型CD20阳性B细胞NHL,联合一线化疗,并且在病人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后,单药维持治疗;疾病未进展(包括稳定期)、低度、CD20阳性B细胞NHL在一线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化疗后使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之前未经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CD20阳性NHL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或其他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之前接受过或未接受过治疗的CD20阳性CLL联合FC(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此外,还有一些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利妥昔单抗在临床主要用于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非肿瘤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皮肤科疾病、儿科血液病[1-3]。药师在处方点评工作中发现,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广泛用于眼科视神经脊髓炎、眶内炎性假瘤、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眼眶假瘤、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突眼、眶内炎性假瘤等患者。现对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在眼科相关疾病应用的合理性进行总结归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视神经脊髓炎《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版)》[4]以及法国《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建议》[5]指出:临床试验显示B细胞消退治疗能减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复发,减缓神经功能障碍进展,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推荐利妥昔单抗可作为视神经脊髓炎等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一线药物。推荐用法:按体表面积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或mg静脉滴注,共用2次(间隔2周)。国内治疗经验表明,利妥昔单抗中等或小剂量应用对预防NMOSD仍有效,且副反应小,花费相对较少。用法为:单次mg静脉点滴,6-12个月后重复应用;或mg静脉点滴,1次/周,连用4周,6-12个月后重复应用。目前眼科门诊广泛存在mg/次或者mg/qd的用法。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6]指出,利妥昔单抗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作为成年患者单一治疗药物,推荐剂量为mg/m2,静脉滴注,每周一次,22天为一疗程,共给药4次。同时,指南建议利妥昔单抗治疗应在具备完善复苏设备的病区内进行。目前眼科门诊常见mg/qd的用法。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眼病,Graves眼病

《Graves眼病管理专家共识》[7]推荐利妥昔单抗作为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的二线治疗方案。而对于即将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性视神经病变或者病程较长的Graves眼病,不推荐使用利妥昔单抗。有研究中利妥昔单抗给药方法为mg,间隔两周,或者mg单次给药[8-9]。目前眼科门诊广泛存在mg/次的用法。

眼眶炎性假瘤(OIP)也称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眼眶炎性综合征,是一种良性、非感染性眼眶炎性状态。目前OIP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多认为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OIP常伴发某些风湿性疾病,提示其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环孢素-A、甲氨蝶呤。有多项研究发现,对于糖皮质激素、放化疗效果欠佳的OIP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国内外越来越多报道支持英夫利昔单抗作为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治疗难治性OIP。有文献报道,干扰素-A、他克莫司、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等也可用于难治性OIP,但目前仍未有达成共识的治疗方案[10-11]。

综上所述,对于视神经脊髓炎及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指南都有明确的推荐,且有明确用法用量,但目前临床医师开具的用法用量并未完全按照指南执行;对于Graves眼病,指南虽有提及,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对于眼眶炎性假瘤,指南虽也有提及,文献也有报道,但并没有统一的用法用量,利妥昔单抗用于上述疾病的疗效和剂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的增加,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主要有输液反应、血液学变化、合并感染,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休克、引发重型肝炎、严重的黏膜皮肤反应等。且利妥昔单抗在上述疾病治疗中,与其他药物相比,属于价格昂贵的药物。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此药时,应充分评估获益和风险,考虑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有适应症时按照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超说明书用药时也应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并做好患者知情同意,以减少用药风险。

参考文献:[1]蒋文良.利妥昔单抗应用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39(12):-.[2]潘登,李艳.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1(11):-.[3]闵鹏,任俊.利妥昔单抗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药前沿,,6:25-27.[4]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3(3):-.[5]CironJ,AudoinB,BourreB,etal.Re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khmj.com/zzygc/9038.html
------分隔线----------------------------